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4-05-06 来源:大象出版社
分享:

龙剑宇

《诗书里的成长》,龙剑宇 著,大象出版社,2023年11月

我每天对着毛泽东生活过的那栋土砖老屋,对着老屋门前的那两口池塘:一口现在长着荷花,一口是他少时展示泳姿的地方,还有老屋周围的大山脉,一会儿连绵起伏,一会儿突然高耸,总是在想,他本是一个农家子,为何却能富有传奇色彩地成为一代伟人?

当我写成这本书的时候,我似乎明白了。

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毛泽东和大多数人一样,来自普通家庭。可以说,他曾经是一个草根,何以能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个人认为,重要原因在于他得到了两份乳汁:一份来自母亲,一份来自诗书。母亲哺养了他的肉体,诗书哺养了他的灵魂。

对于毛泽东而言,父亲和母亲在他的生命中有着非常不同的意义。他与父亲的争执主要在于,他想要读更多的书,而不想只帮助父亲发家致富或打算盘、打官司,他要去韶山以外的地方见世面。

母亲则告诉他,不要只想着自己过得好,还要大家过得好。但母亲也只能把她的温情与帮助局限在邻居、家乡之中。母亲的遗憾是,以前除了娘家,没有去过更远的地方。后来因为母亲生病,毛泽东和弟弟陪她到了长沙。母亲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儿子的所为,却知道儿子在做她希望的更大的事情。她的病虽然没能治好,但也安然地走完余下的岁月。母亲五十二岁离世,这让毛泽东十分悲恸,因此写下了“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的诗句。这之后的岁月,诗书弥补了母亲不能再伴他的遗憾。

我命由我不由天

在贫寒家庭的环境中成长不易,许多人被原生家庭压垮或者一辈子为生计奔波而终究默默无闻,如鲁迅笔下的闰土。但也有人在贫困中奋起——“我命由我不由天”,把宿命抛到九霄云外,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读书是这中间的一座桥梁。

毛泽东的少年、青年,幸也不幸。他出生的时候,家境极其贫寒,祖辈借钱买田买房,五间半的茅草房和十多亩薄田全是债务,到父亲手里已不堪重负,只能外出当兵。没能出生在富家,是他的不幸。但父亲因此外出当兵,带回了勇武之气与奋发的精神,则是他的大幸。

父亲当兵多年后回来,带领全家农商并重,逐渐改变家境,由贫到富,家庭充满了“拼”的向上氛围。父亲因此也给了他读书的机会,但这个机会是非常有限的——父亲只打算让他读到能识字,帮他打算盘以及能在山林之争中为家里说话,余下的就不需要了,毕竟当时家庭的主要任务在于脱贫。但毛泽东一旦接触诗书,就接触了历史和文化,时论新书更让他逐渐认识了现实的世界。在读书的路上,他没有再停顿的可能,无数次地向父亲争取读更多的书,也与时间、空间进行赛跑。

在《诗书里的成长》中我们看到,对于出身农家的毛泽东而言,读书的机会是他自己争得的,诗书的境界是自己创造的。当然,这中间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但这种帮助也是他自己争取的。诗书为他展开了一个新世界,新世界让他想读、能读更多的诗书,诗书也因此给他描绘和指引了远方,让他成长的步子因此沉稳,飞翔的翅膀因此坚强。

走进诗书的世界

我总是想:没有诗书,他会不会、能不能走出韶山?

不会的。不能的。

他走过的路,距离我们已有130多年,我看到这条路依然在我们面前深深地、幽幽地显现着,我们当然不会重走一遍,也不可能重走一遍,但这道曲折的线,就像一道鞭策我们的长鞭,给我们力量。当懈怠时,我们听到了它的声响,也听到了奋发的马蹄阵阵。

我想找到伟人的路与我们的路有什么共通之处,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和力量。原来,伟人的成长除了需要来自母亲的乳汁,还需要来自诗书的滋养。

这里所说的诗书,当然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传统意义上的诗书,即《诗经》《尚书》,毛泽东的确非常早也多次研讨过——从南岸私塾的启蒙到第一师范的磨砺,从在邹春培先生那里的硬背到在杨昌济先生那里的研学。

虽然这些诗书进入了他思维和语言,但他并未止步于这些诗书,而是给自己争得了大量的自学时光。除了各种“正书”之外,他还涉猎了很多“杂书”,从《水浒》《三国》到《西游》,那是民间给他的滋养;在山间的石上、深夜的床头,还有乡绅或村民的嘴里,都让他对“诗书”的概念作了拓展。而当他来到东山学校,他的诗书内容更是纳入了时论和新学,从梁启超到孙中山。

他本可以踏踏实实地在学校一步一步晋升,但他勇敢地离开了这条路。在湖南省立图书馆,他给了自己半年的时间,发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也知道了《天演论》《进化论》,后来他又读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约翰·穆勒的《名学》、卢梭的《民约论》、斯宾塞的《逻辑》、孟德斯鸠的《法意》和严复译赫胥黎的《天演论》,逐渐丰富了自己的心灵,尤其加深了对这些大师的景仰,还因阅读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以及直观地看到一张世界大地图而获得了开阔的胸襟,搏动着想象的翅膀,怀揣着对天空的梦。

由此,他诗书的触角突破了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范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明白了,更大的诗书是社会,社会是一首写在天地之间的长诗,是一部耸立在现实中的大书。

1918年之后,随着他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他诗书的积累和思想的探索开始产生力量的迸发,触发点就是两次北京之行。

写一部简约的书

我对毛泽东成长的方方面面做过全方位、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他的家族文化、父母的熏陶、师友的影响、本人的经历,对社会和新思想、新主义的观察、汲取,以及他救国救民的理想,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追求。这些研究中涉及的核心载体便是他的诗书。

有一天我发现,我曾经写的都是大部头的书,比如《毛泽东青春启示录》《毛泽东征战启示录》《毛泽东决胜启示录》《毛泽东从这里走来》《韶山毛家英雄谱》《毛泽东的人生旅行》《毛泽东的家居:一代伟人家居生活的全景呈现》等,而现在我想写的却相当简约。《诗书里的成长》就是这本简约的书。由厚到薄,这应该算得上厚积薄发吧。因为面对的是青少年朋友,所以我把笔触集中在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并尽量从让青少年更为共情的角度出发,使用他们喜欢的语言进行写作。

我想用这本小书营造一个“少年派”。在书中的诸多细节里我们会看到,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与我们的青少年时代有许多相同,但又有许多不同。和我们相同的是,他不甘平庸,为未来健体、修身、储能;和我们不同的是,他的意志与内劲超出常人——要做不平常事就要有这种超出平常的顽强毅力。这样的写法会让青少年读者感到亲切、感动,也能从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由此去构想自己的未来。

虽然成年以后的毛泽东被称为伟人,他的青少年时代却是从平凡中走来,伴随着诗书与奋斗的鼓点。他的诗书岁月耐人寻味,可学可用。这便是我写这本小书的目的,希望孩子们能够喜欢。


延伸阅读|好书推荐:《诗书里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