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艺术
灯火无边
在时代浪潮深处,每一个书写乡土的人,都是万家灯火中的观察者与叙述者。我们为什么会思念故乡?我们如何在城市中寻找内心的居所?我们是否能在写作中安顿灵魂?带着这些思考,作者穿行于城乡之间,文字中既有悲悯的眼光,也有温暖的抚慰,映照出中国人在剧烈变化中的精神波动与文化根系。
行云
《行云》以典雅的语言和充满现代气息的叙事,书写散布于南方的山水、历史、风物。文字介入现实,也介入人的日常。《行云》所选取的是一件件具体之物,一个个鲜活之人,笔意在细微处,在情深处,在寻常处。文章写山水之态度,人心之温度,文化之厚度,作者从事物的来路中感知时间的隽永,在城乡边界观察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在文字的世界中,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层层叠叠的地址之上堆积着无数往事,寻常物事的背后隐藏着有趣的灵魂,辛弃疾、王阳明、汪大渊、八大山人……一长串的名字状若行云,随风而逝,但在作者的解释与重建中他们又变得具体可感。访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在摇曳多姿、意象纷呈的文字背后,作者观看山水、重温经典、同时也进行着自我身份的确认。
筑梦红楼:〈红楼梦〉的空间艺术
从《红楼梦》的建筑(视觉)、声音(听觉)、香气(嗅觉)三个空间层次,讨论小说中建筑空间的布局方位、门窗墙分隔连通与人物关系,听觉空间的声音情绪与戏曲视听,香气空间的嗅觉感知、香气空白与韵调特点。在社会历史与中外文化对比中把握传统经典《红楼梦》的艺术文化价值。
绿色的火焰
本书结合实地考察、文献考证与口述资料,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众多知识分子以文化为载体,服务抗战、致力于文化赓续的故事。书名源自西南联大学生穆旦的诗句“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烽火连三月
本书以同盟会首位澳门女会员赵连城与其丈夫冯秋雪的经历为原型,通过多线叙事和时空交错的笔法,串联起清末洪流中的小人物与大时代。
水手
本书讲述一个叛逆少年为了逃离家庭的管束,踏上了远洋渔轮的漫漫征途。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在茫茫的太平洋深处,他目睹和经历了各种险象环生的恶劣海况,不平凡的海上生活使一个懵懂莽撞的少年蜕变为了一名合格的水手。
里斯本丸悲歌
本书以尘封的“里斯本丸”号沉没事件为背景创作而成。作者通过深入东极岛采风、搜集史料、走访亲历者后代等方式,对事件进行了全面系统挖掘,巧妙融合严谨的历史考证与动人的文学叙事,生动还原了这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夏天集
《夏天集》是王蒙创作的一部以夏天为主题的中短篇小说集,展示了王蒙在几个写作阶段的沉潜、开拓和实践,收录新作《夏天的念想》《高雅的链绳》和旧作《夏之波》《夏天的奇遇》《夏天的肖像》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