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3-12-19 来源:线装书局公众号
分享:

今年是中国和西班牙建交50周年,为了共叙中西两国友好情谊,分享中西文化交流成果,2023年12月13日,西班牙驻华使馆、线装书局与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在京举办《明心宝鉴》与中西文化交流座谈会。

西班牙驻华大使拉斐尔·德斯卡亚、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和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等两国有关学者和出版人围绕着《明心宝鉴》馆藏情况,特别是高母羡《明心宝鉴》中西文手稿在中国大陆首次整理出版所具有的意义,畅谈中西两国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成果。

西班牙驻华大使拉斐尔·德斯卡亚在致辞中表示这部译作让我们看到中国和西班牙之间的关系不止开始于50年前而是要古老的多。这个版本使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这个作品在中西关系史背景下的意义,见证了中西两国建立在相互尊重和钦佩基础上相互学习的长期关系。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西两国建交50周年,《明心宝鉴》中西文手稿的出版为这一重大节日献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也是对两国传统友谊的礼赞。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物证,该书的出版使我们得以再次重温中西文化相遇时那美好的时刻,深切感受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意义,增加对人类彼此尊重包容、合作共生的理解。

座谈会上,中国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介绍了国家图书馆藏《明心宝鉴》版本情况;西班牙国家图书馆馆长安娜·桑托斯·阿兰布鲁介绍了高母羡《明心宝鉴》中西文手稿的馆藏情况及西班牙文出版情况;线装书局总经理王利明介绍了购买版权、编辑出版等工作;“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北京大学教授赵振江讲述了他与《明心宝鉴》中西文手稿出版的不解之缘;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张西平分享了西班牙对菲律宾出版的贡献。

《明心宝鉴》是中国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刊刻的一部汇集历代先贤勉学劝善的蒙书,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华。《明心宝鉴》一经问世就传播异域,至今在韩国、日本、越南及东南亚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1590年西班牙传教士高母羡在菲律宾马尼拉把《明心宝鉴》翻译成西班牙文,使其成为第一部被翻译成西方文字的中国古籍,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中西建交50周年的献礼,《明心宝鉴》中西文手稿的整理出版,致敬像高母羡这样为了中西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先哲们,并追寻他们的足迹,在两国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谱写中西文化交流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