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4-05-23 来源:接力出版社
分享:

《鄂伦春的熊》,格日勒其木格·黑鹤 著,九儿 绘,接力出版社,2023年7月

《鄂伦春的熊》讲述的是生活在大小兴安岭森林中,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改编自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短篇小说《睡床垫的熊》。几年前我无意中读到这篇看似平淡的小说,就被这个故事吸引,现在画出来也是满足了自己的夙愿。

《鄂伦春的熊》是一本现实题材的图画书,故事节奏比较舒缓,没有汹涌激荡的冲突。这本书在熊出现之前做了漫长的铺垫,因为无论对于书中的阿雅还是读者,这都更像是一次欢畅的森林之旅,需要耐心和等待,一路走去才能发现隐藏在森林中的宝藏。爷爷带着阿雅到森林深处去看熊的过程,和我们成年人带着孩子去旅行是类似的,我们都希望在旅行的过程中能将自己认为值得传承下去的传统和经验展示给孩子。只不过这种森林之旅对于阿雅来说也不是第一次,所以一路上她和爷爷一样,只是默默地观察、安静地前行。

一篇小说经过创作成为图画书,阅读的群体和展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文本做了一些适应性的修改。小说中有很多片段是阿雅的记忆不断地闪回,出现了现在与过去时空交替的情节,作为图画书并不方便呈现,也不利于年龄偏小的孩子理解,所以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情节作为发生在路上的事件来呈现。这条路很长,展现的森林遥远而广阔。他们看到了很多动物,也有很多动物看到了他们。

画面的目的并非仅仅是向读者展示这些动物,因为这种展示在图画书中并不稀奇,我更想表达的是爷爷对待熊和自然的态度,人与自然的健康关系。作为生活在森林中的鄂伦春人,他们虽然狩猎,但只猎取生存所需的食物。他们不贪婪、不滥杀,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他们知道,这是鄂伦春人的森林,也是所有动物的森林。在《鄂温克的驼鹿》中,老猎人最终将收养多年的驼鹿送回到森林深处,而《鄂伦春的熊》中的爷爷对待熊的态度是“敬畏并保持距离”,让熊远离人类留下的痕迹,让熊睡在应该睡的地方,而不是人类的床垫上。

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为我提供了大量资料来了解这个民族,让我有更丰富的素材为书中的人物做比较合适的形象设定。爷爷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猎人,阿雅是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还有慈祥的奶奶为他们准备早餐。他们和使鹿鄂温克人一样,也住在撮罗子里,但是他们不骑驯鹿,而是骑马,于是我在书中为他们每个人配了一匹马,爷爷的马是白色,奶奶的马是黄色,阿雅的小马则是枣红色。猎人进入森林深处狩猎戴的帽子很特别,是用狍子头皮制作的。阿雅戴的是儿童的防蚊帽,当然也可以防止其他一些小虫子掉在头上或者衣领里。我个人特别喜欢这顶帽子。

他们家的两只猎犬也都有自己的性格。那只黑色的叫库列,它和爷爷去狩猎回来就去找阿雅,然后又回到爷爷身边。在爷爷和阿雅准备出发时,它蹲坐在那里,已经做好了准备。它是一只比较警觉、敬业,对家庭成员都很在意的猎犬。黄色的猎犬小布则活泼好动,爷爷早上回来它跑过去迎接,吃早饭时它趴在奶奶身边啃骨头,在阿雅要出发时又想和她做游戏。对于不能和爷爷、阿雅一起出行,它也没有像库列那样表现得过于激烈,它可能更愿意守护在家里。

在开始每本书的创作前,我都会先确定主色调。《鄂伦春的熊》讲述的是北方森林秋天到来的时间段——熠熠生辉的秋天的林地,白桦林金黄的叶子开始飘落,松林仍然是绿色的,灌木则呈现出夸张的红色……还有鄂伦春人特有的质朴的服饰色彩,和整个故事轻松愉悦的基调相一致。于是我选择了一种柔和而艳丽的黄为主色调,这种黄色呈现出来的效果,就像秋日里温暖的阳光。

在风格上我也做了很多尝试。某些绘画技巧我不是很擅长,因为之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所以在创作中我依然保持着小时候那种单纯地想要把什么画出来的状态。在作品中实践了某种风格以后,我再开始一本新书的创作时,会尽量避开这种风格,否则会失去创作的热情。虽然在现实题材的创作中我依然保持了偏写实的画风,但是在材料选择和整体感觉上,还是会尽量做不同的尝试,希望多少有一些新鲜的东西融入其中。

在材料上,我选用了颜色明亮沉稳且独具东方韵味的国画颜料,在裱了宣纸的卡纸上进行创作。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国画的一些创作方法,过程还是很艰难的。在不算大的纸上画出一些细小的线条真的很麻烦,颜料晕染也难以控制,无法像画水彩一样多层叠加,也不能将太多的色彩放在一起调和。在创作过程中,我画废了一张又一张,画着画着已经忘记了自己用的是什么颜料和哪种纸。到现在,我也不清楚自己用的纸是生宣还是熟宣,或者是几分生熟。但是我感觉这样很好。颜料和纸都是为最终呈现的画面服务的,只要可以用这些画把故事讲好就足够了。


延伸阅读|好书推荐:《鄂伦春的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