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世纪出版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长篇儿童小说《东江谣》作品研讨会暨本土题材衍生电影作品论证会近日在广东省作家协会岭南文学空间举行。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东江谣》的文学价值与意义进行讨论和评析。
《东江谣》以东江为故事背景,以岭南水乡世代传承龙舟技艺的老工匠、本土的小伙伴以及顺东江而来的外来小伙伴为原型,叙述了少年黄龙辉、黎梓龙等,与龙舟老匠人潘伯公、祺叔公齐心守护传统文化根脉的动人故事。这部原创儿童文学图书入选广东省委宣传部“粤港澳大湾区原创儿童文学”项目。
将文学性地域性时代性融为一体
《东江谣》以少年儿童的视角,描绘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中的变迁、发展、冲突,以及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心理和思想变化,不仅融合了浓郁的岭南风情、水乡底蕴、龙舟民俗,还延伸出生态之美、岭南水乡的人文之美,呼唤人们的生态意识,实现了文学性、地域性、时代性的高度统一。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陈启文认为,《东江谣》的作者谢莲秀、香杰新用脚步丈量东江沿岸,长时间扎实深入地采访、体验、发掘、追踪,用细腻的慧眼捕捉“看得见的乡愁”,以文学呐喊“守护绿水青山”“乡村振兴”,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感染力。
“作者游刃有余地将代际交流、文化认同、传统与现代等宏大命题融入作品,展现了儿童成长小说的多种维度和内容张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晖表示,《东江谣》是蕴含时代主题的在地书写,展现鱼米之乡与时俱进的发展,宣导生态保护理念,内容丰厚,本土文化色彩浓郁。
新世纪出版社总编辑翁容表示,新世纪出版社一直坚持出版关切湾区儿童健康成长需要、推动湾区本土文化传承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东江谣》就是其中之一。这部作品通过一群活泼聪慧的乡村孩童的眼睛,发现传统龙舟文化的兴衰,思考传统龙舟文化弘扬与传承、东江流域保育与开发等问题,不仅能够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与深度共鸣,更能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中华少年。
一部有着忧患意识的长篇小说
《东江谣》是一部与时代共振,融合社会变迁、文化自信、生态文明等主题的现实主义创作。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执行主编崔庆蕾认为,《东江谣》是一部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和深切的忧患意识的长篇小说。作者以少年儿童视角书写现代性历程中的时代变迁,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新时代生态保护等重要时代命题,写出了工业化变革背景下,龙舟技艺和精神的传承难题以及生态保护的紧迫性等重大问题,体现了作者对于时代变化的敏锐把握以及自觉而深刻的反思意识。
香港儿童文学艺术联会会长、儿童文学作家周蜜蜜认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能带给孩子精神的愉悦,更应该是充满“爱”的文学,是“真”的文学,是“美”的文学。《东江谣》这部小说在古雅又清新的诗意语言中,充满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颂扬和对自然的敬畏,让传统的岭南文化在现代的粤港澳大湾区熠熠生辉。
据悉,目前,同名电影《东江谣》正在筹拍当中,由朱定忠、刘永昌等电影人担任策划和主创。
作者: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