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_2025header-bg.png

2025-04-17


丽正书院

河南省洛阳市

开元五年(717),唐玄宗选拔饱学之士20人,在东都洛阳宫城即紫微城设乾元修书院编校书籍。职责是“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次年改名为丽正书院。不久,唐玄宗在长安也设立了丽正书院。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

张说《恩制赐食于丽正书院宴赋得林字》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本

洛阳唐代丽正书院遗址

隋唐洛阳紫微城 红框中为丽正书院


集贤书院

河南省洛阳市

唐开元十三年(725),为庆祝《封禅仪注》一书告成,唐玄宗在集仙殿赐宴群臣,下诏改殿名为集贤殿,改丽正书院为集贤书院,取“集贤纳士以济当世”之意。集贤院内房舍藏书量最多时达八九万卷,并编修校注了二十多种著作,成为集编书、抄书、收书、用书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使唐代官府藏书在数量、质量、典藏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达到了我国写本书时代的顶峰。

唐长安大明宫宫城内藏书楼建筑位置示意图

唐大明宫遗址复原研究”项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古建筑历史研究所绘


民间书院

唐代亦出现了民间书院,潭州刺史苏师道在《司空山记》中记载,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他到访了“光石山书院”的遗址。据邓洪波统计,《全唐诗》中共提到除丽正、集贤书院之外的书院13所,如贾岛的《田将军书院》和杨巨源的《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等;唐、五代时期的70所书院中,除7所来源不明外,其他63所都有明确的“出身”。其中,中央政府建8所,地方官员建2所,民间书院53所。读书、会文、品诗乃至讲学成为这些书院的重要活动。

今天,我国各地仍然留有这些书院的遗迹或传说。如相传为李白读书处的四川青莲书院、为柳宗元读书处的儒溪书院。图中的松州书院,据当地清代县志记载,为陈珦于唐中宗景龙年间创办,“在二十四都,唐陈珦与士民讲学处”。

据记载为松州书院(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