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_2025header-bg.png

2025-04-17


明代前期由于政府看重官学,非官办学校出身者不准应试,作为私家讲学之所的书院遭到冷落。随着官学制度败坏和科举考试中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士大夫纷纷兴复和创建书院,嘉靖以后的书院大大超过了前代,据统计,最盛时书院总数达到了1239所。

清代乾隆时期政府倡办书院,朝廷赐书、官员赐书,再加上自行刻书越来越多,书院藏书达到古代巅峰。1840年鸦片战争后,书院受“西学东渐”影响,藏书由专藏经史典籍转变为兼收新学、时务书籍。


象山书院

江西省贵溪市

明景泰三年(1452),官方重建象山书院。该书院始建于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称为“象山精舍”,是陆九渊学派的教学基地,被誉为“心学祖庭”。曾列为江西四大书院之一,与白鹿洞、鹅湖、白鹭洲书院齐名。乾隆十年(1745),知县彭之锦于贵溪城西巍峙溪旁万安寺废址上重建象山书院,依山傍水,苍松翠竹,环境优美,一时“慕学者骈肩累迹,席不能容”。

明正德五年(1510),明武宗赐“象山书院”四个大字,至今犹存。

图片来源:B站鹰潭文旅《鹰潭故事》


关中书院

陕西省西安市

关中书院是明清西北最高学府,比肩湖湘地区的岳麓书院。书院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为名儒冯从吾“联友会讲”处,天启初被废。康熙三年(1664),西安知府叶承祧等在原址扩建。康熙十二年(1673)陕西总督鄂善又复修,聘李颙主讲,一时“德绅名贤、进士举贡、文学子衿之众,环阶席而侍,听者几千人”。

关中书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书院门街西口,现为西安文理学院校区。

关中书院允执堂(讲堂)


莲池书院

河北省保定市

雍正十一年(1733)直隶总督李卫奉诏而建,是清代直隶最高学府,深受清廷重视。汪师韩、章学诚、黄彭年、吴汝纶等硕儒名家都曾执教于此。黄彭年扩建校舍,增置图书三万余卷。书院于清末改革教学体制,开设古学,提倡实学、新学,接纳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开展中外学术交流,开一代新风,被誉为“北方文化的渊薮”。

清·张若澄绘《莲池书院》

莲池书院 古莲花池

莲池书院万卷楼(藏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