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7 分享:
汉以来的学者对儒家经典作了大量的注释工作,称为注或笺。宋人对于儒家经书又有新的注释,南宋以来学习儒学大都以朱熹等人注释的“四书五经”为依据,逐步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汉唐人的注疏则被称为“古学”。南宋绍熙年间,出现汇集唐宋之前最具权威性的“十三经”注、疏、正义的合刊本,形成一整套经书及其注文,称为《十三经注疏》。清嘉庆时期,著名学者阮元主持重刻《十三经注疏》,共四百一十六卷,撰《校勘记》附于诸经卷末,在“十三经”的注释版本中最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