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_2025header-bg.png

2025-04-27


4月23日至25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山西太原举办。作为大会重要活动之一,“锦绣千年弦歌不辍”——中国书院展正在火热展出,将中国书院千年发展历程向观者娓娓道来。

展厅入口。人民网马梦迪 摄

4月25日,记者来到设于太原市长风商务区东广场的展厅。步入其中,古代书院的氛围感立刻扑面而来。白纱窗微透竹影,粉壁掩映曲折回廊;通过一扇扇设计巧妙的月洞门,“静”的展陈内容与“动”的参观人流相映成趣,画中有画,别有意趣。

799平方米的展厅内,粉白墙壁和图文展板构建起长廊主体,串起“千载弦歌”“斯文在兹”“硕学鸿儒”“郁如邓林”“动静有常”“山右风雅”“于斯为盛”“泉似文澜”八大篇章,历代著名书院、书院读书名家、书院藏书与刻书汇聚一处;实景复刻、AI互动、阅读快闪、山西古建模型、雕版印刷体验等丰富元素穿插其中,多元呈现了中国书院在传承中华文脉过程中的重要贡献。

展厅内的部分陈设。人民网马梦迪 摄

“从古人读书治学的经验中汲取智慧,以此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引导现代人更好地阅读。”展览筹备组负责人汤永商说,“为了最大程度营造出沉浸式的‘书香’氛围,我们在展陈内容和展厅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

据介绍,本次展览的展陈内容由领域内资深专家指导,展出的古籍善本等展品得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等单位及个人大力支持。展厅设计别具匠心,整体按照太行山脉走势而建,屋顶借鉴了山西民居“半面坡”设计,融合修竹、粉墙、月洞门、楹联、书法等传统书院美学元素,搭建出一方雅致的读书空间,营造出古朴的书香氛围,“让人一走进来就能感受到文化味、书卷气和科技感。”

展厅内,人在“画”中游。人民网记者王晏如 摄

展览多处采用“月洞门”设计。人民网马梦迪 摄

在本次展览中,晋商博物院讲解员王帅担任讲解工作。一个多月的准备过程,让他深刻感受到“书院”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重要意义,也对“阅读”有了新的理解。

“我是第一次从‘书院’这个角度来了解中华文脉传承的过程。正是在书院里,古代先贤们把中华文明的精髓、血脉一点点传播开来,进而促生了更多经典的典籍。而在当下,翻开这些经典的书籍去阅读,就是我们最好的继承、传承先贤智慧的方式。”

在“山右风雅”展厅,王帅为参观者讲解山西学堂历史。人民网记者王晏如 摄

“展出内容很深刻、很全面。”中北大学退休教师刘贵中告诉记者,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每到一处旅游,他都会专程前往当地的古代书院去看看。

“‘书院’这个元素和‘读书’是紧密相关的,这次展览营造的氛围就很好。‘全民阅读’已经是连续第12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以展示中国古代书院的方式来切题‘阅读’,对推动全民阅读是潜移默化的好事。如果可以,希望这样的展览能长久地开办下去。”

正如刘老师所愿,全民阅读大会结束后,中国书院展将迁至太原美术馆继续展出,把中华文脉的传承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作者:王晏如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