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_2025header-bg.png

2025-04-16


西戎(1922年—2001年),原名席诚正,出生于山西蒲县。1938年参加革命,1940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附设部队干部训练班学习。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并至八路军第120师政治部战斗剧社工作。1949年随军南下成都。1952年至中央文学研究所。1953年兼任汾阳县委副书记,后至北京中国作家协会驻会。1955年返回山西。历任保德县第四区抗日联合会文化部长、《晋绥大众报》编辑股长、《川西日报》编委兼副刊部主编、《川西农民报》社长兼总编辑、《川西文艺》主编,《火花》《汾水》主编,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山西人大常委会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委员。1992年5月,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西戎是“山药蛋派”主将、山西文艺工作的重要组织者。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吕梁英雄传》(与马烽合作)

【中短篇小说】

《我掉了队后》 《终身大事》 《麦收》 《宋老大进城》 《姑娘的秘密》 《两涧之间》 《灯芯绒》

《赖大嫂》 《春牛妈》 《赵庄闹水》《在住招待所的日子里》等

【散文报告文学】

《在荣誉面前》 《寄语文学青年》 《人民需要为人民的作家》 《他,是弱者也是强者》等

【电影文学】

《扑不灭的火焰》(与马烽合作)《叔伯兄弟》(与义夫合作)《兴业春秋》等

【戏剧文学】

《王德锁减租》(与卢梦、孙谦、常功合作)《青春的光彩》等

出版有《西戎文集》


西戎不摆官架子与文架子,平易近人,带我下乡体验生活,与我合写东西,鼓励我,批评我,使我获益匪浅,终身难忘。

——流沙河《西戎印象记》

搞创作,切忌走别人走过的路,不但不去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连自己走过的路也不应再去重复,既叫创作,就要力争篇篇有新意,篇篇有深度,从生活中发现采撷大家感觉到但尚未引人重视的素材,熟悉它,理解它,只有理解熟悉生活,才有可能选取一个新的审美角度艺术化表现它。

——西戎《漫谈写作》

你们住在城里看钟点,我们乡里可是看太阳。瞧,太阳都多高了?我们老远跑了来,你以为是没事干,进城闲逛啦?我们也是有工作要办呀!就拿我来说吧:交了麦子,还要到牲口市上,瞅两匹头等骡子,还要到训练班看我们副社长,七弄八弄,天就黑了。

——西戎《宋老大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