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分享:

作者: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直工委副主委、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长 陈槐

少年时期,在连环画里追逐悟空西行斩妖除魔、跟随梁山好汉惩恶锄奸、陪伴鲁滨逊大海漂流。大学时期,图书馆是大学校园里我最喜欢的地方,我几乎无差别地阅读,每个书架旁边都有过我的影子。好读书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科研工作之余,书籍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曾几何时,技术进步使得“高贵”的书籍纸质化、大众化,而今的技术进步使得“纸质”的书籍数字化、边缘化。毋庸置疑,书籍数字化带来了便捷和高效,也正因如此,我们读书的速度变快了,与每一位“朋友”相处的时间变短了。但精神世界的富足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我们慢下来,重拾“书卷”,从纸上跃动的文字中,细细品味精神的食粮。指尖阅读是一种休闲,而执卷阅读是一种修养。

如果说书籍是人类的“朋友”,那么好书就是人类的“挚友”。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手不释卷的痴迷,也有过通宵夜读的兴奋,好似高山流水,又如秉烛长谈。挚友需深交,好书需深读。一本好书,不仅会深读,往往会读很多遍。张爱玲曾写道:“像《红楼梦》,大多数人于一生之中总看过好几遍。就我自己说,八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只看见一点热闹,以后每隔三四年读一次,逐渐得到人物故事的轮廓、风格、笔触,每次的印象各各不同。”“好书”蕴含了深邃的思想和强大的精神,只有深刻地读,反复地读,我们才能跳过表面的“热闹”,透过文字,体悟不可言传的魅力,获得精神上的富足。

让我们一起手执书卷,畅游悠久的中华文化、璀璨的人类文明、浩瀚的宇宙,成为更具“书卷气”的新时代中国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周围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