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5-11-03
分享:

万卷诗书藏山色,满室书香会知音。近年来,宁陕县加快推进“秦岭书屋”建设,以精品民宿集群为载体,通过拓展覆盖范围、创新传播方式、激发群众参与、深化产业联动等举措,将传统书屋升级为集阅读、交流、教育、产业孵化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着力打造新型文化空间。“秦岭书屋”在青山绿水间慢慢变成了能让人们围坐读书、提笔创作、畅谈古今,孕育乡村新机遇的“文化会客厅”。

一屋一景,书香浸润山水间

秦岭书屋 

从“文化孤岛”到“全域书香”,突破传统书屋的单一功能,将“秦岭书屋”建设与生态旅游、民宿集群深度融合,构建起“一屋一景、一屋一韵”的文化空间网络。2023年以来,先后在渔湾逸谷田园综合体、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等10个重点民宿集群和景区试点建设“秦岭书屋”,推进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品牌的“四统一”规范体系建设,按照阅读空间不低于25平方米、书架面积不低于10平方米、藏书不低于1000册的标准,新增15个书屋,覆盖八亩溪谷、海拔1499等精品民宿集群。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25个“秦岭书屋”,藏书量超2.8万册。

双线共舞,“破圈”传播文声远

在“秦岭书屋”开展《习近平走进百姓家》读书分享会

从“静态藏书”到“线上联动”,推动“秦岭书屋”功能升级,打造“线上线下双循环”的文化服务模式。网络分享读者书评、预告文化活动,建立“秦岭书屋”线上兴趣社群,定期发起阅读打卡挑战。线下联合宁陕文艺家协会组织开展书画创作培训、阅读分享经典诵读活动,成为当地群众和游客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邀请省市文化名人开展读书分享、好书推荐、示范诵读、名篇解析等活动,联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将名家故事见闻转变为有声读物,吸引受众超3万人次,文化IP影响力不断提升。

全民参与,共筑精神新家园

秦岭书屋 

从“单向供给”到“共建共享”,把准政府施策扶持、立标定向,企业运作激活市场动能,逐步探索构建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良性生态。利用流动图书车开展流动服务进基层,重点选择康养类、儿童类、文学类书籍,以多样性、实用性满足群众阅读需求。发动省市文化名人和本地作者积极为“秦岭书屋”捐赠书籍270册,征集展示当地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书籍300余册。采取“公共图书流动+农家书屋调拨+民宿主理人精选购置+社会捐赠补充”的管理运营模式,合力推进“秦岭书屋”建设及日常管理运行。

产业联动,书香点亮振兴路

“秦岭书屋”内,游客们闲坐分享着旅途趣事。

从“流量入口”到“价值引擎”,将“秦岭书屋”建设贯通融入文旅产业,激活“书旅共生”的经济效益。聚焦秦岭大IP文化资源库,深入挖掘植根地方本土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植入休闲公共空间,持续丰富民宿功能布局和文化品位。把书屋作为旅游线路重要节点,因地制宜增设农土特产、非遗文创等珍橱展台10余个,既能让游客遨游书海、体验非遗手作,又能助力蜂蜜、木耳、香菇等山珍特产“亮相”和群众增收。

当秦岭的晨曦漫过书屋的窗棂,当山风裹挟着墨香掠过民宿的檐角,这些散落在绿水青山间的文化星辰,正以书为媒,串联起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从一册册典籍里生长出的智慧,从一场场活动中凝聚的热忱,从一次次联动里迸发的活力,将化作滋养乡村的文化清泉,让“秦岭书屋”不仅成为游客驻足的诗意驿站,也成为乡亲们心底的精神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