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重庆图书馆主办的“行走的图书”活动在重庆市主城举行。在两天的时间里,来自重图的250名馆员及志愿者携带1万本图书分赴渝中、江北、南岸、九龙坡、沙坪坝、北碚等主城区人流量较大的商圈,通过扫码赠书的方式向市民推荐图书 黄琪奥 熊明 摄
“‘苦练七十二变’是希望大家学好知识、学好本领,‘笑对八十一难’是指我们对待困难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近日,著名表演艺术家、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来到渝中区马家堡小学,为2000余名师生作了“弘扬古典文化 品读西游精神”的主题演讲。
在重庆,这样的阅读分享活动频频举行。
2016年是中宣部等11个部委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10周年。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书香重庆”建设,今年以来,重庆市全民阅读工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夯实了全民阅读阵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对全民阅读服务方式进行了持续创新。
公共阅读阵地不断完善 读者借阅图书1200余万册次
12月12日,午休过后,家住大足区棠香街道的刘大河爷爷来到离家不远的文化服务中心。每天到棠香街道文化服务中心阅读当天的报纸,再看看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类图书,已成为刘爷爷生活的一部分。
该文化中心共2000平方米,设有文化展厅、非遗创作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拥有近4000册藏书。
一年来,重庆市公共阅读阵地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含农家书屋)为主体的公共阅读阵地继续发挥龙头作用,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基本阅读权益。
来自市文化委的数据显示,2016年重庆市到馆(站)人数达1400余万人次,借阅图书1200余万册次。
同时,全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加快推进,公共图书馆一卡通升级业务系统到云平台,一卡通文献供应量达到229.2万册,持证读者突破29.5万人,通借通还借出量166.3万册,分别较2015年增长16.36%、16.40%、5.98%。
今年,重庆市还建成480个数字农家书屋,完成8318个农家书屋续配任务,续配图书55万余册共1536万码洋。
营造城市阅读氛围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400余项
12月4日,重庆购书中心大坪店内挤满了读者。当天,法国女作家莉拉·阿扎姆·赞加内带着她的著作《魔法师:纳博科夫和幸福》与重庆读者见面。
此次见面活动是购书中心大坪店两周年店庆的系列活动之一,吸引了大量读者参与。
2016年,重庆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全市各区县、各单位以及社会组织共策划开展全民阅读活动400余项,对全市阅读氛围的营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中,“4·23”世界读书日宣传暨第九届重庆读书月活动是全年的重头戏。该活动以解放碑主会场为中心,以各区县、实体书店为分会场,重庆邮政公司、学校、社区、福利院、艺术培训机构等社会机构广泛参与。活动期间共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248场,服务读者93.3万人,销售额达1200万码洋。
此外,“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名家进校园”、“红岩少年”读书活动、少年儿童爱心图书接力活动、“重图讲座·全民阅读进机关”等品牌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以“互联网+阅读”为手段 推动全民阅读与科技深度融合
在手机上简单操作几步,家住南岸区的郭珩瑞就在阅淘网上轻松选购了一本蒋勋的《孤独六讲》。
阅淘网是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打造的国内图书零售业首家O2O模式运营的智慧书城,让读者足不出户就能选购到自己喜欢的图书。运行一年来,阅淘网线上销售额已达2000万码洋,每天登录该网站的读者达3万多人次。
重庆市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重庆市全民阅读服务方式持续创新,以“互联网+阅读”为手段,推进了全民阅读与科技深度融合,2016年重庆市民数字阅读率居全国前列。
据介绍,全市43个数字图书馆加大了数字资源采购比例,数字资源总量已达118TB;580个数字农家书屋持续发挥作用,惠及农村学生10余万人次。
同时,各区县也积极探索创新全民阅读服务方式。长寿区推出的“学校—家庭(学生)—社会三级共建全民阅工程”,深入到全区45所学校638个班,参与活动的师生达8.7万余人,受益人群达24.8万人。云阳县开展的图书漂流活动,漂流点建设延伸到全县医院、车站、公园、宾馆等公共场所。
作者:兰世秋 来源:重庆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