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兴,从家门口出发,步行或骑车10分钟,你一定会遇见——一座图书馆,或一间智慧书房,吸引你循着书香走进,徜徉书海,静享阅读。
十分钟阅读圈让嘉兴书香满城,让阅读触手可及,也“圈”出禾城百姓的美好生活半径。
其实,嘉兴自古就是闻名遐迩的书香之地,读书风气绵长,藏书脉络深厚,明清两代曾涌现一大批藏书过万卷的藏书名楼。嘉兴人自古就“好读书,虽三家之村必储经籍”。这座城市的人有多热爱阅读?数据为证:2021年,嘉兴市图书馆到馆总人数达370.1万人次,数字图书馆平台读者有效登录141.4万人次,平均每天办理新借书证近100张……
阅读,正在成为嘉兴这座城市的人文温度和精神高度。
在书香中与城市相拥
对一座城市的眷恋可以有许多理由——故乡亲情,美景美食,或者精神滋养。对于热爱阅读的人们来说,也许就是淘到过心头好的书店,最常坐的图书馆角落,一起谈书论人生的三五好友……不知不觉中,在书香里和一座城市融为一体,成为眷恋的组成部分。
楼严春对嘉兴的眷恋,更多就是因为阅读。2017年9月,从金华来到嘉兴工作的楼严春,在禾城农商银行办理市民卡的时候,也同时将这张卡的图书借阅功能激活了,从此也开启了他在嘉兴的“阅读人生”。
在嘉兴市图书馆借阅量排名前十的榜单里,一定有楼严春。他是嘉兴市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从小就爱看书,特别爱看历史类和儿童文学类的书籍。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嘉兴这个城市浓郁的“书香气”和便捷完善的图书馆服务体系,让他这位“读书人”更加如沐春风。
楼严春最常去的是位于市区海盐塘路的嘉兴市图书馆中心馆和少年路上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对于馆内的工作人员来说,楼严春是“熟面孔”。有时候,楼严春要借的书,只要其他读者一还进来,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通知他。
“嘉兴市图书馆外观看着并不出众,但是内有乾坤,我想看的书,在这里总能找到,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里的读书氛围。”楼严春回忆起第一次去嘉兴市图书馆时的场景,“走进阅览区,我就被强大的安静的力量给震撼了,大家都在认真阅读,满满的氛围感让我也不由自主沉静下来,我特别喜欢和享受这种感觉。”
如今一周7天时间,楼严春几乎天天去图书馆打卡,这是种什么样的体验?他告诉记者:“每天下了班,吃过晚饭,总要去图书馆坐一会儿,看看书。我已经把阅读训练成了‘肌肉记忆’。”
嘉兴,拥有7000年文明史、2500年文字记载史、1790余年建城史。文坛领袖朱彝尊、国学大师王国维、文学巨匠茅盾、新月诗魂徐志摩、武侠宗师金庸……千百年来,名家大师灿若星河、风华绝代,璀璨人文滋养了嘉兴人的根与魂。
正是这样丰厚的文化土壤,在1904年孕育出了全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嘉郡图书馆。2003年,嘉兴市图书馆从少年路旧址搬迁至南湖之滨的海盐塘路。2020年11月29日,嘉兴市图书馆二期正式启用,不但馆舍扩大了,阅读服务也更为丰富。不论是年幼的孩童,还是年迈的老人,都能在这里享受到不同的阅读服务。
嘉兴已建成的城乡一体化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被誉为中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嘉兴模式”。该体系打破了场馆的“篱笆墙”,让图书馆来到大家身边,1个中心馆、6个总馆、66个镇级分馆、88个村级分馆、123个智慧书房、1200多个图书流通站点,覆盖率已达1.5万人/馆,走在了世界前列。
不仅在城市,嘉兴农村居民的阅读梦也被点亮。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嘉兴市农村居民收入连续18年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1.60:1,倍差全省最小。
农家书屋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精神粮仓”,而礼堂书屋是农家书屋的“升级版”,它的建设让村民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五星级”的阅读体验。“以前总觉得去图书馆太远,现在礼堂书屋不但配备齐全,而且走过去只要两三分钟,太方便了。周末还能带着孩子来读绘本,多了一个带娃的好去处。”家住秀洲区油车港镇千金寺村的沈林芳笑着说道。
在推广中播下阅读的种子
“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小口啊!”在嘉兴市图书馆余新镇分馆的一场阅读推广活动上,张金萍结合多媒体技术给孩子们讲着《月亮的味道》这个故事,孩子们竖起耳朵听得津津有味,到精彩处还发出赞叹,眼神中也充满期待。孩子们的情绪跟着张金萍的生动演绎起起伏伏,如身临其境一般。
张金萍是南湖区余新镇第一幼儿园的园长,也是嘉兴市优秀阅读推广人。这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她自己也数不清开展过多少回了。作为一名从教29年的幼儿教师,她深谙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而亲子阅读则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一个重要方式,家长的积极参与和正确引导,能让孩子在温馨的环境中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们幼儿园是2013年开园的,硬件条件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软件上,我觉得农村家长对阅读不太重视,育儿理念也不太科学,所以我们就想到利用乡镇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和空间,在双休日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父母的教育理念。”张金萍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张金萍和她的团队的不懈坚持下,她欣喜地发现,阅读的力量正让家长和孩子发生着改变。“我们组织的亲子家庭阅读推广活动,参与的家庭越来越多,不少家长还问起,下一期能不能继续报名参加。”张金萍说,她希望用阅读丰富亲子时光,用阅读创建书香家庭,让更多家庭一年四季都沉浸在琅琅书声中。
在嘉兴,像张金萍这样进行阅读推广的人并不在少数。2021年,市本级98位阅读推广志愿者为2312人次的学龄前儿童及家长开展了120场“好家长”“好宝贝”课堂。
2018年,嘉兴市图书馆系统内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阅读推广机制,全方位挖掘图书馆推广阅读的潜力。同时,培育阅读推广专业组织,提高其推广阅读的专业能力,通过馆内阅读推广机制的建立和馆外社会组织、阅读推广人的培育,最终建立覆盖全市的阅读推广活动网络,增强嘉兴的文化软实力。
“这些阅读推广人就像是‘播种者’,通过他们的积极推广,可以让更多的人爱上阅读,引领他们寻找到值得阅读的书籍。”嘉兴市图书馆馆长沈红梅说。
中国出版界巨擘、嘉兴海盐人张元济曾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如今的嘉禾大
地,阅读蔚然成风,阅读推广活动屡见不鲜:竹垞、善城、金平湖、涵芬、静安、伯鸿等一批阅读品牌矩阵,勾勒出了嘉兴人热爱读书的美好形象。
如果说读书是自己的事情,那么推广全民阅读就是全社会的事情。
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9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普及全民阅读,更好促进全社会精神富有,嘉兴也在不断探索:2011年,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总排名全国第一的成绩被文化部、财政部列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示范项目;2019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研究中心(浙江嘉兴)正式批复成立,嘉兴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全民阅读领域展开全新探索;2020年8月,嘉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民阅读推进文化高地建设工作的意见》,强化顶层设计;2021年4月22日,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导,省委宣传部和嘉兴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追寻光辉足迹”主题阅读活动首站暨浙江省全民阅读节启动仪式成功举行,让整个禾城阅读者的“圈子”沸腾起来……
一直以来,嘉兴把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作为推动“文化先行、精神富有”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全民阅读公共服务体系,丰富“文化有约”“书香嘉兴”品牌内涵,助力打造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嘉兴的社会共识和行动纲领。”嘉兴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
在创新中“阅”享共富
精神富有,阅读须先行。
当许多人还认为公共图书馆只是个借书的地方时,嘉兴市图书馆已经“出圈”,成了全国网友追捧的“网红”:一年举办各类公共文化活动5000多场,跻身世界最忙碌的图书馆之列,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华为一同入选“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榜单,网络大V罗振宇、张泉灵等竞相为其点赞。
人们不禁发问:“图书馆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在图书馆还可以做什么?”
对此,嘉兴有自己的“答案”——
图书馆里嵌入“健心客厅”,让阅读更高阶。2020年11月起,嘉兴创新打造“嘉心在线”的线下服务站及心理顾问工作室——“健心客厅”,如同老百姓身边的“便利店”一样,嵌入遍布嘉兴城乡的图书馆总馆和分馆网络。
读懂儿童、赋能家庭、温暖社会,这是“健心客厅”的定位。如今,60多家“健心客厅”已深入村社,在嘉兴人身边“落地开花”。
“健心客厅”里还有一本特别的读本叫“健心听读本”,它发挥了听书对心理的疗愈作用,内容由浙江大学的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选定。根据不同群众的需求,听读本内置各种主题的音乐、故事、美文、图书导读等,具有AI语音互动和音频播放功能。从城市居民到农村居民,从学龄前儿童到耄耋老人,从大众到特殊群体,都可根据自己需求定制、外借。
智慧书房更“聪明”。家住海盐县沈荡镇永庆村的叶建英,如今已是镇上智慧书房的常客。她说:“有了智慧书房,仿佛我家多了一间大书房,不仅环境好,每个月还会上新好多书。”书房还与嘉兴市图书馆联网,可随时预约图书、网上续借。
这几年,智慧书房还在不断提档升级,嘉兴重点围绕智慧空间、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阅读的“四智”能力,打造城乡一体的智慧书房服务体系。空间上,通过安全便捷入馆、自助服务、智能环境调节等功能,实现空间智慧化升级;软件上,智慧书房小程序平台整合了纸电一体、听读一体、线上选书快递、智慧导读和文旅融合,为读者提供精准、多元的阅读服务;管理上,对所有智慧书房进行统一管控,有效降低书房管理的人力成本,提高书房运行效率。
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无限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走进嘉兴市图书馆少儿部,有一个“自然图书馆”特别吸引人。这里不仅有图书,还有许多绿植、小型盆栽和植物标本,仿佛置身“植物王国”。原来,2020年末,嘉兴市图书馆联合当地企业神润斋启动“自然图书馆”项目,以文旅教融合“三位一体”打造少年儿童的自然教育课堂,弥补少年儿童社会文化生活中“自然教育”的不足。
“自然图书馆”以阵地建设和阅读服务为两大主题。在阵地建设方面,以“馆中馆+馆外基地”的模式,通过馆内自建与社会化合作,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自然体验;在阅读服务方面,以可实践的自然课程为主,辅以其他阅读活动,提供给少年儿童“阅读+实践”的研学体验。项目开展以来,共开展线下活动34场,有700多组家庭参与。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今年4月23日,嘉兴市图书馆“听阅一体”数字化阅读服务体系正式发布,在精神共富之路上为特殊群体提供精准化的公共文化支持。
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打破了城乡壁垒,将高品质的图书分馆建到了农村。但是,群体之间的壁垒依旧存在。农民、新居民、残疾人、婴幼儿、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由于受阅读能力、身体残障等影响,并不能很好地享受公共图书馆现有的资源和服务。基于他们的阅读困境,嘉兴市图书馆组织专家创新探索面向特殊群体的优质阅读服务。“听阅一体”数字化阅读服务体系将各种资源数字音频化,用“听书”替代“看书”。当前,“听阅一体”已开发针对儿童、学生、老年人、普通读者的多种听读本。
如今在嘉兴,遍布城乡的图书馆、智慧书房、农家书屋,为这座“书香城市”锤炼了崇文尚读的城市品格,延长了城市文明的尺度,增加了城市精神的厚度。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融入生活。“我们将继续加强阅读引领,涵育阅读风尚,让更多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着力打造时时能阅读、处处可阅读、人人享阅读的书香之城。”嘉兴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共筑共享书香嘉兴
一个人,与书为伴,就会平添文雅之气;一座城,书香氤氲,就会更显厚重底蕴。
推动全民阅读是坚定文化自信、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要共筑共享书香之城,嘉兴还将继续扩大覆盖、提升品质、增强实效。在内容质量上要把握好思想导向、艺术取向,让好作品浸润人心;既引领人们阅读传统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做好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传播。在形式上要与时俱进,既做好硬件服务,如融合文旅等元素,打造更多元的阅读场景;也做好软件服务,把握数字阅读发展大势,通过科技赋能拓展电子书等阅读新场景,为有不同需求的群体提供更加多样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让我们把生活的每一天都当成“读书日”,在阅读中成就自己,成就未来。让全民阅读,成为嘉兴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