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4-05-21 来源:延安日报
分享:

五月的延安,槐花满山,书香荡漾。这座承载着革命历史记忆的城市,正焕发出崭新的文化气息。

  穿过车水马龙、市井烟火,推门步入静谧的书香世界,小小的城市书房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让城市里的人们尽享阅读之美。

  近年来,延安市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文明风尚。

  拓展阅读空间,让读书触手可及

  得一寸天地,享一缕书香。

  来到学习书院“延州阅读”城市书房,墙上的标语“梦想从学习开始”引人瞩目。

  “在这里读书是一种享受,窗外阳光明媚,屋内书籍浩瀚,我经常带孩子,或是推荐亲戚朋友来这里阅读。”市民钟莉说。

  延安学习书院城市书房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藏书近6万余册。东侧设立“红色书籍专柜”“创意学习书房”等区域;西侧以文学艺术类图书、青少年读物为主,设有阅读区、书法展台区等,截至目前,阅读空间共计藏书1.2万余种、6万余册。这里还常态化开展圣地大讲堂、红沙发读书会、亲子阅读、学习分享会等各类文化活动,营造读书氛围。

  “为了提升读者阅读体验,去年我们对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换新。今后,我们还要不断提升学习书院的服务功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努力让读书学习在延安成为文明风尚和自觉行动。”延安学习书院信息中心副主任杨博说。

  图书馆是全民阅读活动的核心力量、主要阵地和重要组织者。

  走进延安市图书馆城市书房,各类书籍整齐有序地摆放在书柜上,为打造“延州阅读”空间,特别设置了青少年阅览区、少儿绘本区、黄土文献图书馆区。目前馆藏古籍1.5万册,图书31万余册件,数字资源170余万册,容纳阅览座席2600个。

  “这里有24小时自助借阅机、自助办证机、超星阅读机等智慧化设备服务,非常人性化。而且图书资源丰富,想读什么书很快就能找到。”正在读书的市民徐斌说。

  “2023年至今,馆里共接待读者41万余人次,外借图书12万册,开展各类活动近300场。”说起这组数据,延安市图书馆副馆长刘红娟底气很足。

  近年来,延安市图书馆致力于深化“红图党建”,提升配套设施建设,通过打造“延州阅读、书香延安”等活动品牌,不断强化人才队伍、深化内外部交流合作、提升服务效能、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图书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广全民阅读,平台建设是基础。延安坚持“紧贴群众需求、突出地方特色、科学规划实施”的原则,突出公益性和广泛性,持续推进“共享书屋”建设,努力打造功能齐全、便民利民、温馨舒适的城市书房,让阅读触手可及。

  在杨家岭社区“延州阅读”城市书房,坐满了学习“充电”的读者。

  “我们几个老姊妹经常相约来看书,这里图书资源丰富,环境优雅,在这里学习效率很高。活到老、学到老,多学点知识就是老了也能用上。”杨家岭社区居民王心慧说。

  杨家岭社区居民韩桂荣说,她原本在延安大学任教,退休后她常和朋友相约社区看书,今天看了《膳食里的养生秘密》,了解到很多养生保健知识。

  随着全民阅读的触点不断向下延伸,书香飘溢各个角落。如今的延安正焕发着新的魅力和风采。

  营造阅读氛围,浓郁书香滋润心田

  如何让“阅读之城”既有形式又有内容,既有载体也有实体?

  在市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延州阅读”城市书房,依墙而设的书架上摆满各种书籍,市民们坐在阅览区,捧书阅读,安静地享受幽幽书香。

  “今天我来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等待办理业务间隙,在这里读了一会书,感觉特别好,现在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越来越贴心了。”市民赵晓娟说。

  构建书香社会,离不开优质阅读内容的供给。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二级调研员王永良说,我们将不断丰富书籍供给,提供更多贴心设施服务,让“延州阅读”成为思想教育、学习充电、汲取知识的“精神驿站”。

  在和乐童心苑的木兰书院,一场读书分享会正在上演,大家将近期阅读的书籍、心得体会、感悟感想分享给彼此,以书会友,怡然自得。

  “季羡林老师说,人类的智慧保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实物,比如说长城,另外一种就是书籍。他说,读书是天下最好的事情,的确如此。这几年,通过阅读,我的思想不断提升,心境更加开阔,知识也更加渊博。”木兰书院学员吉莉说。

  木兰书院于2015年创办以来,定期举办各类公益讲座、读书会、文化沙龙等活动,组织和引导广大女性“读经典美文,做智慧女人”,争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时代花木兰。

  木兰书院秘书长王亚梅介绍,截至目前,已举办“木兰讲堂”公益讲座470期,“木兰悦读”读书会119场,推出“木兰原创”“木兰书屋”“木兰影视”等图文影视作品4000余篇(部),组织木兰姐妹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120余场,大力推动了延安女性阅读学习的大发展。

  学校是阅读的主阵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到成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

  “读经典书籍,我忍不住反复读,再把好词好句摘抄下来,感觉这个过程非常快乐。”

  在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二年级6班读书分享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讲述最近读到的好书、收获的感悟。

  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副校长刘强说,为了让更多孩子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学校打造了高规格的图书馆和齐心书屋、晨阳书屋、年级阅览室,各班也开辟了红领巾图书角,并和市图书馆联网共建、资源共享,以海量的图书收藏,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

  涵养阅读风尚,诗和远方皆可及

  诗与远方,书香满城皆可及。阅读,是一道文化风景,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基座。

  在南泥湾机场候机楼二楼,“延州阅读”城市书房内,公共阅读区摆放着延安地方史志、艺术、传记、文学、旅游、少儿等书籍。独立阅读区则设有专属卡座,有办公、充电、读书需求的旅客在这里“享受”着候机时间。

  “以前候机时间漫长难熬,现在在这还能读书。我今天看了《奔跑的叶子》这本书,没想到咱们延安本土作家写得这么好,写出了普通老百姓的生存之艰、求医之难、患病之苦,也触及很多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医改痛点。”旅客任秀红说。

  任秀红是延安大学的一名教师,这次旅行准备从延安飞往珠海,候机时,她无意间发现这里,竟收获了意外之喜。她说,这样的阅读空间精巧独特,希望城市有更多这样的地方,能让更多人爱上读书,让延安成为爱“阅”之城。

  机场是连接世界,展示延安文化的重要窗口。西部机场集团延安机场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助理白田田说:“这里摆放的书能充分展现延安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特色,我们希望来往旅客能通过阅读,了解延安,爱上延安。”

  阅读,不再是一个人的独行,而是一群人的并进。

  延安引入社会力量,统筹整合校园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机关书屋建设和城乡公共阅报栏(屏)等建设,打造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新型阅读空间,不断开辟书香气息浓郁的公共阅读空间。

  随着金延安景区的持续升温,各种新奇好玩的活动吸引了天南地北的游客前来体验。其中,占地800平方米“延州阅读”城市书房——金延安教堂书店,也成为游玩之余放松休闲的选择之一。这里有4万册图书,并配有50多个座席,市民游客们来到这里可以尽情体验阅读之乐。

  “金延安教堂书店环境安静而且藏书丰富,游玩完金延安以后过来这里,既能休闲,又能学习提升自我。”读者袁佳敏说。

  陕旅集团商管公司总经理马男说:“作为延安图书馆分馆,我们设置有读书区、亲子区、展览区和休闲区,定期举办各类读书分享会、沙龙等活动,扩大影响力。后期我们将增加读书藏量,定期举办阅读活动,让更多的游客和读者在这里享受读书的乐趣。”

最是书香能致远。如今的延安,文韵流长,书声琅琅,常态化、长效化的全民阅读,正滋养着城市文脉,浸润着城市文明。

作者:刘小艳 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