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美誉,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有着深厚底蕴和独特优势。近年来,宁波聚力打造“我陪孩子读经典”全民阅读品牌,通过陪孩子读书这一日常行为,动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阅读、支持阅读、热爱阅读,让阅读真正融入社会生活。目前全市已开展“我陪孩子读经典”各类活动万余场,实现线上线下青少年儿童全覆盖。“我陪孩子读经典”,不仅为孩子建起一座精神家园,同时也为这座城市筑起连接古今的桥梁、创造未来的基石。
最是经典润人心:让名篇佳作在孩子心中发芽
有学者说,要用人类和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而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就是经典。经典名著浩如烟海,宁波从国学经典、中外名著中整理筛选分级分层推出了200本“我陪孩子读经典”推荐书单,既有《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等儿童读物,也有《唐诗三百首》《城南旧事》等文学经典,既有四大名著、《古文观止》等中华传统经典,也有《哈姆雷特》《战争与和平》《伊索寓言》等外国名著,涵盖了必读经典,对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等不同群体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推荐。统筹购买12万册经典书籍,发动社会捐赠30万册,采用免费线上申领与书店、学校、农家书屋等线下领取,为孩子们送上“经典”阅读大礼。今年还专门在线上限量发放5万册经典读物,先领先得引来群众热追。
宁波素来人文渊薮,自唐宋以降,文化昌盛、著述如林。“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是李白眼中的宁波美景,“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宁波秘色瓷的风华。中华文化典籍中有大量书写宁波的经典作品。宁波编著了《宁波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读物》等一批有趣、有情、有韵的书籍,让王阳明、黄宗羲、方孝儒等宁波乡贤的故事陪伴孩子成长,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心灵抽出新芽。
宁波还大力深化拓展阅读体验,在全市中小学校倡导开展“百万学生走读宁波”“跟着古诗游宁波”活动,发布了138个传统文化走读点位地图,引领孩子们在历史文化遗址、文化名人故居中身临其境品读经典。“跟着经典游宁波,让我游历了王阳明故居、王安石纪念馆等地方,增强了自豪感。我很喜欢在亲身经历中读经典的方式。”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401班胡若萱从“走读”家乡人文历史中深受熏陶。
最是陪读能长情:大手牵小手共沐书香共成长
宁波市统筹整合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市)和社会阅读组织,创新探索家长陪读、老师引读、社会伴读、名人领读、远程共读等方式,构建多元化阅读主体,实现“陪孩子”撬动全社会阅读、“小读本”撬动城市“大文明”。
亲子阅读是培育良好阅读习惯行之有效的途径。宁波启动“阅读越棒有两手”行动,创新推出“新手妈妈阅读培育营”“小手拉大手阅读营”活动,聚焦低幼龄儿童家庭等群体,开展幼教阅读、亲子阅读、亲子绘画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5000多场,为亲子阅读开辟了一方共读共享的新天地。今年暑假,120余组宁波小学高年级家庭,共赴经典《城南旧事》阅读之旅。家长们越来越重视亲子阅读的价值,不仅将其视为家庭活动,更看作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方式,认为对提升亲子关系与家庭价值有明显帮助,也促进了孩子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与精神素养的积淀。宁波富春社区书记张孝英评价:“我们社区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原先这些家长可能只是埋头上班,当社区引领孩子们读经典、读绘本,这种氛围也会带着家长们融入,增强了凝聚力,甚至不少家长选择继续进修深造。”鄞州区云龙镇王笙舲小学刘清璇妈妈带领孩子参加了“我陪孩子读经典”系列活动后,发现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明显提升,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孩子改掉了没事就看电视、玩手机的习惯,喜欢一头扎进书本里阅读,还喜欢把书中看到的有趣内容讲给我们听。”
宁波市中小学校将读书行动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创新,如镇海中学推出多场景融合“大阅读”课程、北仑区实验小学推出儿童诗教学等校园特色阅读项目。探讨科学阅读方法,拓宽用好各类资源,家、校、社联动的“悦”读育人生态圈正在宁波形成。由专家、名师等引导家长每月共读一本书,惠及全市家长近30万人次。“小星星儿童阅读公益项目”负责人李朝霞表示:“在‘童读圈’现场,经常能看到特别让人动容的场景,很多家庭都是二胎甚至三胎。无论参加哪个学段的阅读课程,家长都会携带另外的孩子共同参与。”
若说陪伴拓宽阅读的广度,那么名家领读则延展了阅读的深度。“院士开讲啦”邀请施一公、郑纬民等院士为学生宣讲,“名家有约”邀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阿来为宁波师生传递文字背后的智慧;更有阎崇年、濮存昕等文化名家先后走进宁波,与读者见面交流。宁波“名家团”阵容强大,包含了作家、艺术家、文化学者等,一代代人的精神传承,在阅读中延续。“每个爱上阅读的人,或多或少都在青少年时期受到过文学的启蒙。”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和宁波的年轻读者分享自己的阅读之路,为孩子架起一座引向经典书籍的“桥梁”。
最是悦读遍城乡:随时随地开启书香之旅
宁波持续构建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公共阅读文化服务体系。在宁波的社区、农村、酒店、景区,甚至是地铁上,市民读者都可以随处体验经典阅读活动。“宋韵·堇书房”藏在院士公园里、“新华书店·山外”开在景区老街上、呦呦书屋开在名人旧居里、主题书店“城市骊书房”搬到酒店里……遍布全城的公共阅读空间,居民15分钟、村民30分钟就能走到有书的地方。从24小时城市书房、131家“天一书房”到879家“微书房”、1997家农家书屋,“万卷书”触手可及。宁波慈溪周巷镇链接多方资源,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交互性的阅读空间,别开生面的“文化衫”制作活动,让经典里的文字活了起来。
“悦读”无止境,让阅读更加兴趣盎然。宁波线上依托“新华伴读”小程序,开展全市中小学生经典读物趣味知识线上挑战赛,注册会员超过40万人。线下连年开展小小书香大使、书香家庭、最美阅读推广人等评选,一批批书迷典型为整个城市打开阅读“小宇宙”,丰富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宁波市文化特派员潘景韬举例,品读《宁波老味道》这本书,我们在上课现场请来厨艺大师,当场进行制作试吃,“这样一堂课,家乡的味道孩子们肯定永远记得。”宁波还在5A景区、城乡书吧、咖啡店、非遗美食街等打造近300个“阅读越棒”书香阵地,捐赠图书、杂志7万余册。在全市中小学校园的“经典伴读书屋”和遍布全城的经典书籍漂流点,孩子们读书、听书、换书、领书,从书的海洋里收获知识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