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在江苏省如皋市,陪伴孩子们的不仅有多样化的休闲娱乐,更有绵延不断的浓郁书香。“我们通过阅读不断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带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如皋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市新闻出版局局长丁毅介绍说。
从校园到村居,从书架到掌心,书香跟着孩子们的脚步延伸,一场场浸润童心的暑期阅读行动正生动上演……
静态书架变为流动“假期书店”
“领到《昆虫记》时,我就盼着每天能结合书本知识观察院子里的蝴蝶!”放假前一天,如皋市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周毅的书包里,装着从学校“微型图书馆”借来的3本书,《昆虫记》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暑假,如皋市各中小学再次启动“图书漂流计划”,将校图书馆、教室图书角的书籍分类打包,由学生自主借阅带回家,让静态书架变成流动的“假期书房”。
“我们提前清点了约1.2万册适合暑期阅读的图书,学生凭借阅卡就能带走,开学后再归还分享读后感。”如皋市实验小学图书管理员陈老师翻着登记本说。仅6月底一周,微型图书馆的借阅量就达800余册,比平时翻了一倍。长江高级中学则给高一学生发放“阅读盲盒”,把《百年孤独》《红星照耀中国》等书籍配上思维导图模板,目前已有300多名学生在班级群分享了自己的“盲盒”笔记。
“图书跟着孩子走,解决了暑期校园图书闲置问题。”如皋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黄富春介绍说,“目前全市已有28所中小学参与‘流动书香’计划,累计流转图书超5万册。”
一边是校园图书“打包”回家,一边是如皋市图书馆送书上门、村(社区)农家书屋上新。“小图姐姐”书香下乡是如皋市图书馆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品牌阅读活动。“我们在送活动上门的同时,会配备一定数额的馆藏图书,这样图书就从市馆‘流’到了基层。”如皋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吴志云介绍说。为了满足基层暑期青少年儿童阅读需求,如皋市新闻出版局为全市150个农家书屋配书2万余册,暑假前已全部实现送书到村、图书上架。
返乡志愿者守护青少年阅读之光
在如皋市少年宫暑期阅读课堂上,二年级学生陈诺听完绘本《西游记》片段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黏土捏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孙悟空。少年宫面向全市青少年学生开设“经典伴我过暑假”系列课程,通过绘本戏剧、手工创作、户外观察等形式,让《绿野仙踪》《昆虫记》等文学经典“活”起来,已吸引400多名孩子参与。
依托阅读资源,由团市委、教育局、妇联等部门开办的公益暑托班进驻城乡24个环境优、氛围好的农家书屋。志愿者里,除了像曹淋淋一样的在职教师外,更不乏一大批返乡大中专学生。来自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七彩能力树”志愿者团队的朱希妤等5名同学在城南街道桃林社区农家书屋做志愿服务,从美丽中国、人工智能到垃圾分类……七大板块趣味课带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趣味探索;江苏警官学院“社区微警校”品牌教育暑期服务团队走进如城街道十里社区暑托班,学警们围绕拒绝校园欺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网络安全教育等主题,开展暑期“护苗”法治安全系列讲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猛、南京中医药大学孙丹丹、石庄镇初级中学宗钦雅、江苏师范大学吴倩……暑假期间,如皋市动员460余名返乡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深入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东皋书吧等阵地,开展“红色经典诵读会”“抗战故事分享会”“游书房”等系列阅读推广活动,进一步强化城市阅读基因。
阅读育人成为立德树人的核心
如皋市将暑期阅读纳入“全学科大阅读”体系,定期推荐适龄必读书目、选读书目,通过“阅读争星”“特色书签奖励”等机制,让阅读从假期延伸到日常。目前,全市已评选出“暑期阅读小达人”200名,编写暑期阅读推荐书目3套。“暑期阅读不是‘一阵风’,而是全年阅读计划的延伸。”如皋市教育局副局长杨勇介绍说,“我市将阅读育人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环节,校园‘大阅读’教学展示观摩活动已连续举办20届,读书活动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大阅读’已成为如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让阅读融入教学日常,如如皋师附小定期举办“换书乐”活动,孩子们带着《小猪唏哩呼噜》《小王子》等书籍交换,附上亲手写的“阅读小贴士”;外国语小学的“英语戏剧工坊”里,学生们改编《绿野仙踪》剧本,在角色扮演中感受阅读乐趣……丰富的阅读活动串联起孩子们的生活日常,成为如吃饭、睡觉一般的平常事。
午后阳光渐盛,“科普同行 阅享一夏”活动迎来高潮。通过专业滤光设备,磨头镇天阳社区的孩子们安全地观测到太阳表面的黑子与日珥活动。
夕阳西下,长江镇平南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灯光渐亮,志愿者余娇娇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民族服饰卡片,带领孩子们玩“服饰配对”游戏,在寓教于乐中讲清楚不同服饰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
欢声笑语里,藏着如皋暑期阅读行动最温暖的注脚——让书香浸润童心,让成长与阅读同行。
作者:李婧璇 钱晓峰 马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