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党委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今年以来,师市以“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新星”为目标,锚定“让阅读成为生活自觉”核心方向,通过创新载体、整合资源、强化引导等举措,持续构建多元化全民阅读新格局,让书香浸润师市每个角落,为师市当好兵团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兵团实践先行区,注入强大精神动力,营造浓厚书香氛围。
一、特色亮点
(一)“阅读+”场景融合,打破传统边界
师市以“跟着好书游家乡”活动为核心,创新打造“阅读+文旅+运动”三维互动模式,打破“书本到书本”的单一阅读形态。活动依托“数字阅读小程序”搭建智能化参与平台,将线上阅读时长、户外运动步数、文旅景点打卡数三者深度绑定,形成“可量化、可比拼、可激励”的参与机制。
师市文明办与哈密市图书馆共同精心筛选64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旅景点纳入打卡体系,涵盖红色教育基地(如红星二场地窝子遗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自然景观(东天山自然地质博览园、哈密大海道景区)、历史遗迹(巴里坤古城、哈密回王墓)等多个类别。参与者在游览红星二场地窝子遗址时,可通过平台阅读《红星二场史话》了解军垦历史;在东天山景区打卡时,能同步收听《东天山自然奇观》有声书,实现“脚下丈量家乡土地,指尖翻阅家乡故事”的沉浸式体验。
(二)创新激励机制,参与热情高涨
为激发参与热情,活动设置多层次奖励体系:火力值总榜前三名可获本土图书馆文创产品(如印有哈密回王府图案的书签、《哈密传》主题笔记本)等实物奖励。截至目前,活动吸引超1.2万人次参与,其中80后、90后群体占比达65%,有效打破“阅读是中老年专利”的刻板印象,让阅读从“静态文字”变为“动态生活体验”。
二、经验做法
(一)构建协同机制,凝聚多方力量
师市建立“主办单位统筹、承办单位落地、协办单位联动”的三级工作体系,形成全域推进的工作合力。师市文明办作为牵头单位,制定《第十三师新星市全民阅读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季度有主题、每月有活动、每周有分享”的推进节奏;师市图书馆与哈密市图书馆作为承办单位,承担平台搭建、资源整合、领读人培训等核心任务。截至目前,组织领读人专题培训6场,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师市教育局、总工会和师融媒体中心等10余家协办单位合力推动,师市教育局将阅读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书香班级”评选;师市总工会在企业设立“职工书屋”,举办“车间读书分享会”;兵地两家融媒体中心负责全平台宣传推广,确保活动“有人办、有人管、有人推”。
持续完善阅读基础设施,通过“新建+升级+共享”多措并举,扩大服务覆盖面。设立红星四场“连队书屋”“两个更好”职工书屋、新星市体育公园“户外阅读角”等8个阅读阵地,升级改造黄田农场、火箭农场等老旧农家书屋12个,新增图书1.5万册;推动机关、学校、企业图书馆(室)向社会开放,如,新星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每周六设立“公众开放日”,让群众共享教育资源。同时,发起“图书捐赠倡议”,鼓励干部职工捐赠闲置书籍,截至目前,募集图书8000余册,充实基层阅读资源,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15分钟阅读圈”服务。2025年5月,在师市党委宣传部多方协调下,新华书店在新星市落户,为师市又增添了一个阅读学习阵地。
(二)强化品牌培育,推动习惯养成
师市以“培养深度阅读习惯”为核心,打造系列特色阅读品牌,推动阅读从“阶段性活动”向“日常化自觉”转变。“新星朗读者读书会”每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线下分享,今年以来已举办“读红色经典,忆兵团岁月”“家乡文化我来讲”等主题活动12场,参与者从最初的30人扩展到常态化100余人,形成固定阅读群体。2025年7月哈密市图书馆联合师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选派李红梅、王鑫、李晓欢等6名师市优秀领读人赴河南卫视进行交流学习,提升阅读领学人综合能力和水平。
3月22日,“书香新星· 阅享人生”新星朗读者读书会活动在火箭农场西域创博文化艺术展馆举行。
师市注重阅读成果转化,举办“读书成果展演”活动,鼓励群众将阅读感悟通过情景剧、诗歌朗诵、绘画等形式呈现。红星二场职工将《军垦地窝子的故事》改编成小品,再现老一辈兵团人艰苦创业的场景;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中学学生创作“《红楼梦》人物手抄报”,用画笔解读经典,让阅读从“输入”变为“输出”,深化理解与记忆。
4月18日,新星市第一中学举办读书汇报展演活动。
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启动“本土作家作品征集计划”,联合师市文联评选出优秀本土作品,举办“作家与读者面对面”活动3场次,让群众在阅读中感受“身边的文学”,增强文化认同。各团场(镇)农家书屋顺势引导,自发组织“读书分享群”“亲子阅读小组”等20余个,其中“黄田农场妈妈读书群”坚持每周线上分享育儿书籍,带动50余户家庭养成阅读习惯。
(三)多维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师融媒体中心发挥“报、台、网、端、微、屏”全媒体矩阵优势,构建“预热—直播—回顾”的宣传闭环。在《哈密开发报》开设“书香新星”专栏,每周刊发领读人推荐书目与阅读心得;《十三师新星新闻联播》推出“我的阅读故事”系列报道,采访普通群众的阅读经历;“十三师零距离”“新星融媒”等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定期推送“好书推荐”“活动预告”等内容。
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强化宣传。“4·23世界读书日”期间,师市举办“新星璀璨·阅享人生”主题诵读会,邀请兵地作家、教师、学生等10组代表朗诵《我爱这土地》《兵团礼赞》等作品,活动通过“云上新星”APP直播,吸引1.2万人次在线观看;“世界读书日”前后一周,集中推送《为什么要读书?这是师市人的答案》《全民阅读,这些活动等你来》等稿件和新媒体作品30余篇条,形成宣传热潮。
创新宣传形式,制作“阅读改变生活”系列公益广告,在公交站台、社区宣传栏投放;开展“晒出我的书单”线上活动,鼓励群众在朋友圈分享阅读记录,通过熟人社交扩大影响力。全年各类平台累计刊发相关报道150余篇,营造“处处有书香、人人谈阅读”的浓厚氛围。
三、取得成效
(一)参与热情显著提升,阅读习惯加速养成
“品味书香·悦读有你”“跟着好书游家乡”等系列活动累计举办主题活动46场,覆盖职工群众1.5万余人,其中100余名领读人常态化参与分享,形成“专业引领+群众参与”的良好格局。师市18个农家书屋借阅量同比增长30%,其中《哈密传》《红星二场史话》等本土题材书籍借阅率最高,成为“畅销书”;电子阅读平台累计点击量达8万余次,日均活跃用户稳定在500人以上,显示数字化阅读已成重要补充。
群众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组织”,各团场(镇)自发形成的“读书分享群”“亲子阅读小组”等组织,定期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如“火箭农场青年读书社”每月举办“户外读书沙龙”,“红星一场老年读书会”坚持每周集体读报,阅读逐渐从“政府推动的活动”变为“群众自发的习惯”。问卷调查显示,85%的参与者表示“阅读时间明显增加”,70%的家庭表示“亲子阅读成为日常”,“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明风尚在师市蔚然成风。
4月21日,大营房城管委晨星社区联合师红星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
(二)文化活力持续增强,文旅融合深度推进
兵地文化资源通过阅读活动实现深度整合,“跟着好书游家乡”活动带动64个文旅景点打卡量同比增长40%,其中红星二场地窝子遗址、第十三师新星市博物馆等红色景点成为热门打卡地,游客在阅读与游览中深入了解“兵团精神”“哈密历史”,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阅读活动成为文化润疆的有效载体,通过方言演绎、非遗融合等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群众生活。红山农场哈萨克族群众阿依古丽说:“用国家通用语言讲《哈密往事》,感觉历史离我们很近,更爱家乡了。”截至目前,师市通过阅读活动开展文化宣传教育20余场,覆盖各族群众8000余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文化力量。
(三)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师市全民阅读工作形成“精准化服务、多元化融合、兵地化协同”的特色经验,其“阅读+文旅”模式被兵团文明办作为典型案例推广,哈密市与第十三师新星市的兵地联动做法在全疆全民阅读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活动吸引新华社、新疆日报等上级媒体关注,《十三师新星市:让书香浸润戈壁新城》等报道扩大了师市文化影响力。
阅读活动成为展示师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新星朗读者读书会”“跟着好书游家乡”等品牌逐渐深入人心,参与群众中不仅有师市职工,还有来自哈密市、伊州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群众,体现了兵地文化交融的成果。通过持续推进全民阅读,师市群众文明素养显著提升,阅读活动正转化为推动师市精神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下一步,第十三师新星市将持续优化阅读生态,持续推动“品味书香·悦读有你”“领读人读经典”等活动常态化、品牌化。计划新增“阅读+农业”“阅读+科普”等融合场景,拓展基层阅读阵地,培育更多职工群众领读人,让书香真正浸润每个角落,为建设文明新星、幸福新星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