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11-14 来源:“书香天津”微信公众号
分享:

近日,中国图书馆学会“书香城市(区县级)”“书香社区”发现活动十年特别活动在浙江宁波举行。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入选代表在活动中分享了“书香城市”建设经验。

滨海新区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面对复杂且多元的治理结构,探索出一条以“体系协同、智慧赋能、多元共治、文旅融合”为特色的“滨城路径”,构建起覆盖全域的阅读服务网络。

体系协同 构建区域阅读服务矩阵

滨海新区的首要创新在于突破了各开发区、各街镇的传统行政区划限制,构建了高层次的区域阅读服务共同体,实现“一城四馆”联动。新区成立“滨城书香联合会”,通过资源联通、活动联办等方式建成40家分馆、400余个基层服务点,街镇覆盖率达100%,真正打通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

文旅融合 让书香浸润城市

滨海新区将阅读从图书馆的静态场景延伸至城市动态发展的方方面面,让书香成为城市可感知、可体验的气质。滨城品牌活动与文旅融合成为亮点,“滨海全民阅读节”“读遍书山”等品牌活动年举办超1500场,推动阅读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依托“图书馆+景区”模式打造沙滩阅读节、书山音乐图书馆等特色场景,让书香融入城市肌理。

多元共治 共建“书香共同体”

滨海新区成功构建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全民共创”的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培育社会阅读组织,实现社会化运营,打造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并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东西部文化协作。

科技赋能 打造智慧阅读新范式

滨海新区将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公共阅读服务,引领智慧图书馆发展方向。生态城图书档案馆成为智慧化的标杆,应用50余项智能技术;泰达图书馆推进AI转型,推出“AI书苑”等服务,重塑读者体验。

2024年,滨海新区全区公共图书馆接待读者超66万人次,图书借还量达25万册次,多个案例获国家认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滨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