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11-14 来源:“文化金山”微信公众号
分享:

11月10日—13日,由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指导,中华诗词学会城镇诗词工委会、江苏省诗词协会、中华诗词学会当代诗词曲赋联精品研究委员会、中共镇江市委宣传部、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镇江市政协文化文史委联合主办的中华诗词百城牵手・镇江行暨红色研学交流活动在江苏省镇江市举行。

三千年古城文脉绵延,万首诗词浸润山河。镇江市深入挖掘镇江“一城山水半城诗”的深厚底蕴,通过“因诗而名、以诗立城、借诗塑城、兴诗促旅”的系统布局,推动诗词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的新路径。

从“因诗而名”到“以诗立城”的千年积淀

镇江这座拥有三千年历史的古城,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竞相吟咏的胜地。李白、王昌龄、王安石、辛弃疾等著名诗人、词人留下了众多传世名篇。“一片冰心在玉壶”“春风又绿江南岸”等脍炙人口的佳句广为流传。在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明确创作地为镇江的诗词多达6首,数量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奠定了镇江“一座山水城,半部江南诗”的文化地位。

近年来,镇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诗词文化建设,将诗词文化纳入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先后获评“中华诗词之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形成“双品牌叠加”的文化赋能,建成中国楹联文化景区18家、教育基地19家、中华诗教先进单位35家,出版《诗词里的镇江地名》《跟着诗词游润州》等专业文献30余种,构建起了覆盖城乡的诗词楹联生态网络,使“以诗立城”的理念从文化自觉升华为全民共识。

从“诗词之市”到“诗意镇江”的品牌叠加

进入新时代,镇江市委宣传部牵头实施“诗意镇江”城市文化品牌战略,以“项目化、全民化、产业化”为路径,推动诗词从文化意象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的城市品牌和资产。

镇江启动“满眼风光 诗意镇江”主题宣传活动,实施“跟着诗词游镇江”“跟着诗词读镇江”“跟着诗词品镇江”3个系列、12项重点活动,培育一系列诗词文旅产品,推动诗词文化走进学校、家庭等场景,推出诗词表情包、主题海报、城市IP等年轻化表达载体,使古典诗词焕发时代生机。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诗意镇江·读城”行动深度挖掘城市文化符号,推出“跟着建筑读镇江”“跟着地名读镇江”“跟着老字号读镇江”“跟着诗词读镇江”“跟着名人读镇江”五大子品牌,深度挖掘城市文化符号,将静态空间转化为“可读的诗集”,让诗词可读、文脉可感、诗意可触、文化可传。

2025年以来,《诗意镇江》宣传片在全网传播,成功引发广泛关注,“镇江诗词”相关话题多次登上微博、抖音热搜榜,城市诗词文化的影响力持续增强。

打造“跟着诗词游镇江”诗旅融合的新范式

在“借诗塑城”与“兴诗促旅”的理念指导下,镇江积极推动“跟着诗词游镇江”项目实践,有效促进诗词文化的现代化表达与产业化落地。

构建一套课程体系,打造沉浸式研学闭环。镇江市文广旅局牵头,联合教育、科协、农业农村等八部门,围绕“人文、科普、农文旅”主题,从全市120余家研学旅游基地中,遴选首批35家高品质研学旅游基地,开发“跟着课本游镇江”等6个标准化研学课程,构建“课本-实地-体验”三位一体的学习链条。当学生在北固楼上吟诵“满眼风光北固楼”,重现辛弃疾的创作场景时,诗词已从书本中的文字转化为现实中可感知的文化体验。

打造一系列沉浸场景,让诗词“活”起来。镇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金山、西津渡、北固山等景区推出《诗话北固》《遇见西津》等情景剧,通过闯关、演艺等创新形式,让游客与古人对话、与诗词共鸣。同时,积极推动开展“镇有诗意”“苏超×读城”等生活市集活动,将诗词融入咖啡、茶点、手作之中,让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都能在“诗景合一”的惬意氛围中,感受镇江文化的温度与美好。

培育一整套诗意文创,推动文化消费升级。通过发布文创产品“召集令”,成功吸引了30余家文创企业积极参与,研发推出了见山楼“半日闲”套装、无事啡诗词咖啡、“第一江山”礼盒等150余种“诗词+”系列产品,让游客“把诗意带回家”。2025年以来,全市文创相关产品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已逐渐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新增长点。

串联一系列特色线路,激活全域旅游资源。针对不同群体的旅游需求,结合客流高峰和热点事件,推出定制化的优惠福利,不断扩大诗词影响力。通过“诗意镇江”大学新生专享票、“苏超”体育赛事打卡地图、“啡尝镇江”跑酷地图等产品,将金山、西津渡等景区与诗词IP深度绑定。2025年“苏超”比赛期间,结合观赛体验开展的“跟着‘苏超’去研学”双城活动,先后接待了来自泰州、南通、南京、无锡等多批次的球迷亲子研学团队。依托热点赛事,实现了“文旅体商”的高效融合,进一步扩大“诗意镇江”受众群体、拓宽宣传路径。

打造一个标准体系,培育专业化服务能力。市文广旅局牵头出台《研学旅游指导师服务规范》市级地方标准,从导游、教师、高校学生等相关专业群体中,考核选拔出首批20位研学旅游指导师。同时,正在修订《镇江市旅游业发展奖励办法》,拟对成功招徕研学团队的旅行社给予资金扶持,推动企业从“简单接团”向“深耕内容”转型,不断提升诗旅服务品质和产业韧性。

从“半部江南诗”的辉煌历史,到“跟着诗词游镇江”的创新实践,镇江以诗为媒、以旅为桥,谱写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崭新篇章。下一步,镇江将以诗词文化为引领,进一步深化与全国各地的诗词文化交流合作,推动“跟着诗词游镇江”品牌走向全国,让“诗意镇江”名片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