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7 分享:
明初,捐资向学、儒贾并重的晋商文化蔚然兴起。晋中一带,凤鸣书院、凤山书院、昭余书院、绵山书院、受川书院等,几乎均为晋商捐资兴建。金融重镇平遥,有超山书院,道光年间,平遥知县向富商募资万两白银作为本金,用于书院运营;聘请山长束修,每年可达400 两白银,远高于其时其他书院。另有巨商大贾自设书院,成为晋商儒贾文化的重要组成。灵石望族王氏王家大院,有桂馨书院,书院有联:万卷诗书,四时苦读一朝悟;十年寒窗,三鼓灯火五更明。榆次常家,有石芸轩书院,为当时中国民居中规模最大的家族书院,大门门楣“贞而不谅”四字,儒商风骨尽现。介休冀家,自办潜研书院,历时百二余年,孙嘉淦、祁寯藻、徐继畬等均曾到此讲学授课。1905 年,祁县实业家渠本翘号召集资二万余两,在昭余书院基础上创办祁县中学堂,重金延请名师。
清光绪《永济县志》刊载了李用清的《归儒书院碑记》,赞美典商秦醒清买废寺而改为义学“懿哉此举”。清光绪《解州志》载解梁书院重修,“富绅王之翰以千金首倡,共捐银六千余两,后大修”。竣工后,“又以七百金倡捐膏火……由是寒士读书,复有所借”。
信义晋商,通过捐资创办书院,培养了大批金融商业人才、鸿儒硕学之士,成为时代进步的力量。
今平遥超山书院
超山书院旧影
平遥超山书院壹等试卷
潜研书院编撰和使用的教材
徐继畬撰书潜研书院藏书楼联
晋商代表人物渠本翘像
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赞誉晋商:不吝资财,以购藏古籍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