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7 分享:
山西书院,雅士云集,领一时风骚。
万历二十一年(1593),巡抚魏允贞在河汾书院基础上拓址建三立祠,三立书院由此确立,后因战火倾废。清顺治十七年(1660),巡抚白如梅重建三立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又改名为晋阳书院。
风雨数百年,三立书院、晋阳书院大师辈出。清末名臣李用清、云南白族学者王崧、著名藏书家卢文弨等均为其中翘楚。崇祯初年,三立书院祭酒傅山先生率领百余名学生徒步进京,为恩师袁继咸鸣冤,震惊朝野,史称“伏阙讼冤”,彰显书院气节风骨。
光绪八年(1882),张之洞任山西巡抚,设令德堂书院。主讲为山西鸿儒王轩,协讲为方志学大家杨笃。以及“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后二年,张之洞下令冀宁道详细讨论并制定了《令德堂章程》六条四十二目,使书院管理有序,声望日隆。
明嘉靖年间,山西巡抚苏祐《谷原诗集》之河汾书院诗
袁继咸《六柳堂遗集》三立书院记载
嘉庆年间刊印《三立祠传》
《三立祠传》中晋阳书院院长卢文弨传,后任院长桑庭枟作跋。
晋阳书院旧址
光绪二十二年(1896),山西巡抚胡聘之上《请变通书院章程折》,请求朝廷顺应时势,增课天算、格致等实用之学,后经光绪允准,通行各省。光绪二十七年(1901),山西巡抚岑春煊关于设立山西大学堂的奏折得光绪帝朱批之后,次年晋阳书院、令德堂书院合并,国立三所现代大学之一——山西大学堂由此成立。
山西,率先走上了书院教育向近现代教育的转型。
《令德堂四书章句集注》刻本
《晋政辑要》之《令德堂书院章程》
王崧弟子临汾张炜撰《乐山先生讲学图记》
杨深秀为令德堂总校王轩撰《寿王遐举先生》
张之洞课令德堂诗《种桑曲》
王仁堪《戒饬士子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