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玉见故宫:国宝玉器里的中华
本书通过对故宫代表性玉器的介绍,讲述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玉文化故事,勾勒出跨度完整、门类齐备的故宫藏玉谱系,以一部故宫玉器收藏史串联起一部生动的中华文明发展史。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对于有志于提升、改善社会文化氛围,促进全民阅读事业的各方人士而言,本书会带来别样的激励和启发。流畅好读的笔触、扎实严谨的流程与信息还原、从容得体的情感厚度,则赋予本书以更广泛的阅读价值和耐人寻味的话题发散性。
天人之际:考古美术视野中的山水
本书是基于艺术史学者巫鸿于2021年在北京大学所作“考古美术中的山水——一个艺术传统的形成”系列演讲内容而来。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山水”元素在中国传统绘画、古典文学再到更为广泛的艺术创作进而延伸至宗教、建筑、哲学等方面皆有体现。
《史记》精华十五讲
本书运用纵横交错的开阔视野,对《史记》的形成背景、思想内涵及其时代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展现蕴含其中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是一部兼具思想性、学术性和大众性的著作。
六千里运河 二十一座城
该书以运河两岸21座重要城市为中心,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资源,系统整理其文化资产和生活方式,着力阐述了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根脉在滋养、塑造中华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展示其作为彰显文化自信亮丽名片的人文精神与文明价值,对于加强运河世界遗产保护、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唐五代诗全编
鉴于清人所编唐诗总集《全唐诗》存在着大量误收、失收、重收、作者小传舛误等问题,陈尚君先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开始了重新整理唐诗文本文献的工作,终于在四十年后成此巨著。《唐五代诗全编》共50册、1225卷、逾1800万字,收录诗人3700余名、诗57000余首。《全编》不但为读者提供了唐五代诗可信而全备的文本,而且在小传写定、文本甄辨、存录异文、考订本事、体例编次等方面,都“尽可能地接近现代学术研究的需求”。
后冷战时期的美俄关系(1991-2016)
这是一部中国学者撰写的美俄关系史著作,叙述了苏联解体后,美俄关系的发展历程,包括从短暂的蜜月走向角力,在反恐背景下展开合作与竞争,在中亚和南高加索进行角力……作者认为,在克林顿、布什、奥巴马三位总统任内,美俄关系都经历了高开低走的循环。本书对了解冷战结束后美俄关系乃至整个世界格局的演变历史及其成因,思考这种演变的走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共和国100个经典民生设计
本书精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00个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经典设计案例,介绍了每个产品的时代背景与特点,集中展现了国家在保障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方面的成就。
  1.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