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陈尚君的《我认识的唐朝诗人》,文共30篇,前25篇是写一个诗人或者闻名诗人的人生一段,后5篇是一篇写几位诗人的,比如诗人家族、宰相诗人、诗人夫妻等。全书涉及诗人五十余位,作者立体而全面地勾勒出唐代诗人真实人生的画卷,介绍诗人不同的生命历程和诗歌成就,同时就诗人走过的悲欢人生解说他们的作品。
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由北宋将作监李诫奉旨编修,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由皇帝诏令海行天下。全书正文前有两个附件,一是成书的上奏文档“劄子”,二是全书总体介绍“看详”。
《本草纲目》通识
本书从李时珍纪念邮票谈起,介绍了中国本草源流及各时期的代表著作,又从医药学、博物学视角,详细剖析《本草纲目》的体例架构与版本沿革。
法槌下的正义:全民反诈指引
本书通过法官的专业视角,结合裁判文书,深度解析了近年来发生的典型诈骗案例,归纳了“套路贷”“投资理财骗局”“收藏品骗局”等九种易发高发的常见诈骗类型,通过挖掘案例细节,揭秘作案手法,总结形成了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的综合性指引。
中国叙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围绕“中国叙事”主题,开宗明义地讲述中国叙事必要性、重要性以及方法论的宏观思考,进而层层递进揭示中国话语的本质——“另一种制度选择”,深入分析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关键点、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的制度性根源,以及目前中国叙事存在的困境,即有效知识供给不足和根源问题等,由此来启发读者,帮助读者理解中国叙事的常识基础,中西方意识形态斗争的核心,把中国方案说清楚、讲明白的关键点,以及当下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更好地运用中国智慧、传递中国经验、模式、规则、理念,打造中国话语体系,提升软实力。
范用:为书籍的一生
本书即以“书”为线索,呈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出版家范用先生一生的出版风貌。
上海城记
著名学者徐锦江老师以愚园路为切入点,纵横契阔,探寻了上海的城市发展路径、城市形态以及城市意象。
寻纸
一名古籍修复师历时七年,寻访了中国13个省、自治区的全国古法手工造纸地。她以亲身经历结合专业视角,考察了各地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及传承现状,记录了“寻纸”过程中的点滴。
  1.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