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博物馆思考录
《博物馆思考录》按内容分为上下编,共八章,分别从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发展、城市文化、改善民生、社会教育的关系,及博物馆在文化生态环境净化、文化生活质量提升、文化交流合作创新、文化公共权益保障等方面的使命进行探讨。
万里长城在哪里
长城参与了中华民族的形成。本书以宏观的地理视角阐释了中国人持续两千年修建长城的原因。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沙漠戈壁,全书通过不同区域的不同地貌,介绍了长城的历史文化、经济、军事、交流、保护等内容,生动呈现了长城内外的互动交流以及与自然地理的相依相融。
眉州三苏:苏洵、苏轼与苏辙的人生故事
本书是一本关于三苏的传记,从苏轼的祖父苏序写起,主要从三苏生平、文化成就、家风传承等来讲解三苏。
多面全球化:国际发展的新格局
本书试图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来看待全球化和国家发展过程的波折起伏。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悖论的概念。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
本书选取《资治通鉴》1362年中国历史中的23个关节点,带读者走入历史现场,讲解历史智慧。《<资治通鉴>与国家兴衰》出版以来,备受读者好评,迄今畅销不衰,累计17印次20.1万册。原书共20讲。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1949-1966)
本书坚持以大历史观为指导,以一手档案材料为基础,采取纵横结合的历史叙事方式,全面论述新中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程、特点与经验,为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立体图景作出了有益探索。
读懂中国金融:金融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该书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变革历程,对中国金融体系的运行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述了中国政府对金融体系干预的历史合理性和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促进作用,以及政府干预金融在当下经济环境中的局限性,对未来可能的发展进行了合理预测、分析。
县乡的孩子们
这是一部揭示县域教育运行状况、聚焦县乡学子困境与前途的调查研究著作。作者们通过对县乡学校、家庭、教育管理部门及基层社会的调查,以案例的形式呈现转、教师的想法、家长的诉求、学生的心态、政策的执行等教育一线状况,探寻县域教育的现状、问题、前途。
  1.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