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高地行记 多年来,著名作家阿来用脚和笔丈量世界,认知内心。他攀行在雪山之间,仰望苍穹,俯身凝视花草生灵……阿来曾说,行走与写作是他的宿命,于是有了这部行走笔记。 永远的敦煌 《永远的敦煌》一书,采用收藏级装帧设计,收录“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永远的敦煌少女”常沙娜横跨80余年、各个时期的敦煌主题艺术创作。 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 本书从形象塑造、妆容风格、生活空间、才情技能等角度,生动再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生活图景与审美志趣,展现了她们的个性魅力和卓越才华。 苍生大医 本书讲述了“时代楷模”李桓英等医护工作者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奔走于祖国的偏远山区,致力于麻风病防治和研究,使患者重获新生的故事,展现了他们为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品格。 画中有话:平阳木版年画 本书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阳木版年画为描摹对象。与其他单纯描写非遗技艺的图书不同,作者更多着眼于讲述木版年画和其三代传承人的故事,通过婉转曲折的故事来展现平阳木版年画的创作、传承、发展过程,使得平阳木版年画有了灵魂和温度,有了生命。本书也是2023年“最美的书”获奖图书。 中国名画里的天工开物(两册) 本系列目前有两本:《一碗米饭的由来》和《一匹丝绸的由来》。这两本书以传统名画《耕织图》为插图,详细讲解中国古代水稻种植和养蚕织丝的全过程。通过阅读,孩子可以走进“沉浸式”的农耕与纺织场景,体会劳动的辛勤,品尝丰收的雀跃,见识古代科技的先进,领略我国桑蚕丝织文化和稻作农业的辉煌历史。 家山 本书描写发生在南方普通乡村——沙湾村的日常生活,将上世纪前半叶中国乡村的族群亲缘关系、生产劳作活动、社会伦理观念全景式地呈现了出来。作者将历史大事件融于村民的日常生活琐碎之中,以一个村庄、数个家庭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兴替变化。 苏东坡和他的世界 本书既写到杜甫、韩愈等一流大家,也写到杜审言、宋之问等较重要的诗人,以及一些名臣诗人如武元衡、裴度等,还写了很多不很知名的诗人,也有一篇里写到几位诗人(如《唐代的夫妻诗人》等)。作者遵循“知人论世”“诗史互证”的理念和方法,带读者回到诗人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还原诗人的生命历程,并从诗人走过的悲欢人生去解读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