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风雨读师
王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教育家,作为其弟子,陈平原40年学习、研究王瑶的学术思想,自觉地将王瑶作为学术史人物来看待与论述。本书是作者在王瑶去世后,通过阅读遗著、参与编书、讲授课程、组织纪念研究会等,与恩师始终保持学术及精神对话的“薪火相传”的印证。书中涉及师道之尊、师生情谊以及为师诀窍等内容的抉发,同时讲述在王瑶去世后,学界以及陈平原本人的思考与总结。
我的爷爷叶圣陶
作者是叶圣陶孙女。她在叶圣陶身边生活了40年,耳濡目染,对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和育人观念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从不同侧面记述叶圣陶的生平事迹;第二辑记述叶圣陶教导孙女做人做事的若干小故事;第三辑收录作者为有关叶圣陶的书籍写的序跋;第四辑收录作者在有关叶圣陶的纪念大会等活动上的发言。此外还收录了叶圣陶写给孙女的18封家书,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出版。
追梦者——朱践耳传
本书全面记述了中国迄今为止创作力量最全面的作曲家——朱践耳的一生,他的人生轨迹可以说是中国交响乐历史的缩影。在许多音乐学研究者眼中,朱践耳的音乐人生堪称传奇。他本人饱经岁月沧桑,人生步入花甲之年后竟还达到了创作的巅峰期,完成了十一部交响曲的创作,且每一部都有其独特的音乐格调,不仅表现出作曲家个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更展现了民族和时代特色。
敦煌石窟守护杂记
这是樊锦诗先生多年文章的结集。第一部分17篇或阐发敦煌无可取代的历史文化价值,或讲述作者参与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和管理的历程、感悟和思考;第二部分9篇叙写向达、常书鸿、季羡林、饶宗颐、段文杰、平山郁夫等先生敦煌学研究的成就及其与莫高窟的不解之缘。这是一个人的敦煌石窟保护“心史”,是几代人的敦煌石窟保护和研究史,也是权威精到的敦煌文化读本,具有多方面价值。
三代遗风:古代中国物质文化中的复古
该书是研习中国古代艺术史,乃至东亚艺术研究的必读书。作者以宏阔的视野,具体而微地论述了从北宋到晚明六百年间,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复古”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向读者展示了宋元以来古代艺术与物质文化上的创新与流变。主题涉及宋代宫廷与士大夫的金石收藏与礼制改革、宋元礼器图式在印刷文化中的流传与翻新、晚明文人的铜器知识、仿古与鉴赏等中国艺术史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中关村笔记
《中关村笔记》以人物为经纬,选取中关村如柳传志、王选、冯康、吴甘沙、冯军、程维等不同时代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通过各自不同的侧重点,有如编织不同的乐章,展现每位先进人物怀抱理想、搏击奋斗的艰辛历程,展现大国崛起的精神,展现一代人的中国梦如何一步步成为现实。
国礼背后的中国技艺
本书以国礼为题材,以口述的方式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国礼背后的中国工匠的故事,展现了建国以来中国传统技艺的复兴与发展。书中收录了大量国礼制作场景图及设计师手稿,通过深入剖析国礼的制作工艺和设计思路,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
“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
本书以敦煌汉简为切入点,通过解读简牍内容,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风貌、文化交流与社会生活,讲述了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上真实而精彩的故事。
  1. 1
/ 1